|
12月5日下午,福州高級中學舉行2022—2023學年市級教學開放周語文學科活動。本次活動,語文學科共有四位老師開設觀摩課,分涉高一、高二和高三三個年段,老師們用精彩紛呈的課堂,共同演繹“志遠課程涵暢五育并舉,多元融合培育時代新人”主題。通過“線下+線上”的方式,將課程同步放送,與教育同仁們共享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思考與實踐,踐行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目標。
余榕珍老師開設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可循法 ——高考古詩鑒賞復習》一課,以學生古代詩歌解讀的困惑為教學切入點,結合實例,分析歸納學生的答題病因,引導學生把握古詩中的有效信息,進而分析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課堂上,學生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找準了解讀詩歌的切入點,對自己的原有答案進行訂正升格,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蘇世峰老師開設了《思辨性讀寫融通——高二語文寫作訓練之“基于正反合思維的議論語段寫法”》一課。這節(jié)課針對“思辨性表達”這一學習任務群中的重難點,有步驟地組織思辨性思維的教學。在課前,蘇老師基于逆向設計的理念,要求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并寫下寫作時遇到的困難。在課上,蘇世峰老師采用支架教學法,利用兩篇范文,為學生提供正反合思維與表達支架,在此基礎上進行核心議論段的寫作實踐,讓作文教學真正落實到實處。
唐衍老師與福州四十中鄭伊伊老師開設《我與地壇》同課異構課程,鄭老師開設《造物本無言,大化自有聲——我與地壇》閱讀鑒賞課,重點放在引領學生體會作者筆下地壇寧靜肅穆、生機盎然的美;深入賞析文中的景物描寫段落,理解這些景物之于作者的意義。唐衍老師開設《讀寫融通,書寫母校情思——我與地壇》寫作指導課,注重教學的情境性,將福州高級中學的校園情景與本單元學習任務有機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設了福高校慶,校千墨文社舉辦文學沙龍活動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對經典文本與校園文化進行深度學習的好奇心,課堂有溫度,思想有深度,老師也下水創(chuàng)作,師生共同告白福高,傳承福高文化精神內涵。
福州教育研究院李智明老師對四位老師的公開課給予了前期指導。他指出,語文課程具有實踐性與工具性的特點,強調在教考結合的語境下,脫離課標的教學是虛浮的,語文教師要將課標精神貫徹落實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真正實現(xiàn)語文關鍵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福州教育研究院蘭芳老師對鄭伊伊老師和唐衍老師的課進行了點評。她肯定了鄭老師在教學設計上從“物我相遇”、“物我相融”到“物我相生”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層層推進,讓學生去體驗景、情、理與我的關系,以此作為閱讀線索來推進課堂,構思清晰、巧妙。她肯定了唐衍老師從單元整合教學入手,一課一得,讀寫融通,將教材的文本與校園文化有機融合,設置了福高校園這一任務情境進行課堂有效教學。她強調在高中語文課堂中要推進深度學習,一堂課的設置,當以學生為主,要將知識與技能融入學生的活動當中,切實讓學生做到在課堂上動起來,成為課堂的主人,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正高級教師、福州四中語文教研組組長葛莉苓老師對余榕珍老師和蘇世峰老師的課進行了點評。她充分肯定了余榕珍老師這堂課的優(yōu)點與亮點,即能以情感的把握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概括總結方法,教學效果良好;她也指出可通過關聯(lián)閱讀、知識遷移閱讀等深入閱讀的方法來鞏固知識,進一步提升解讀文本的能力。她高度肯定了蘇世峰老師作文課的價值,并指出蘇老師設計的九個環(huán)節(jié)目標明確,聯(lián)系緊密,要求具體,可操作性強,課堂內容非常充實,學生的寫作訓練落到了實處,體現(xiàn)了思辨性的思維訓練,特別關注了學生思想的獨創(chuàng)性、深刻性。
課堂教學?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福高語文教研組將繼續(xù)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我?們相信,在?追尋理想課?堂的不斷探?索過程中,?一定會?看到更加美?麗的教育風?景,分享更有意義的?教育幸福!